雷达液位计
当前位置:首页>新闻资讯>行业动态>翻斗雨量筒核心信息说明(结构・原理・应用)

翻斗雨量筒核心信息说明(结构・原理・应用)

更新时间:2025-08-28 文章来源:光合有效辐射传感器 作者:雷达液位计

翻斗雨量筒,又称翻斗式雨量传感器,在气象观测站、水文监测站有着广泛应用。农林领域、国防系统等相关部门,也会借助它来完成液体降水量、降水强度及降水起止时间的测量工作。

从结构来看,该设备的核心组成构件包含承水口、过滤网、上筒、联接螺钉、磁钢、干式舌簧管、下筒、翻斗、限位螺钉、锁紧螺母、底座、水准泡以及调平螺钉。

测量流程:首先由承水口完成雨水收集,收集到的雨水会先经过上筒(兼具漏斗功能)的过滤网过滤,之后再流入计量翻斗。计量翻斗采用工程塑料注塑工艺制成,内部设有中间隔板,将其分隔为两个容积相同的三角斗室,整体呈现机械双稳态结构特征。在实际运行中,当其中一个斗室处于接水状态时,另一个斗室则保持等待状态。

当接水斗室中的雨水量累积至预设数值(可选6.28ml、15.7ml、31.4ml)时,受重力影响,该斗室会自动翻倒,随后切换为等待状态,而此前处于等待状态的斗室则切换至工作状态,开始承接雨水。当这个工作斗室的雨水量同样达到预设值时,也会自动翻倒并转为等待状态,如此循环往复。

翻斗的侧壁上装配有磁钢,在翻斗翻倒的过程中,磁钢会从干式舌簧管附近扫过,从而促使两个干式舌簧管交替实现导通与断开。这一过程的直接结果是,翻斗每完成一次翻倒动作,干式舌簧管就会输出一个开关信号(也就是脉冲信号)。

对于翻斗的翻动次数,工作人员通过特定方式进行统计:利用磁钢扫描干式舌簧管产生的通断变化,转化为脉冲信号并进行计数。每记录到一个脉冲信号,就对应着 0.2 毫米、0.5 毫米或 1 毫米的降水量,通过这种计数与换算方式,最终达成降水量遥测的目标。

翻斗雨量.jpg


文章地址:http://www.fengtukeji.com/industry/881.html